王長怡博士

王長怡博士維基百科


王長怡博士為一位全球知名華人女科學家 (免疫學權威)、發明家以及跨國生物醫藥集團企業聯合生物醫學公司 (United Biomedical Inc., UBI) 之創辦人暨董事長,她被媒體授予「臺灣生技業傑出企業領袖」的稱號,被譽為台灣生技業標竿領導者。聯合生物醫學公司據點分布全球,總部位於美國紐約長島 (Hauppauge, New York),亞洲據點則包括同集團公司聯亞生技 (UBI-Asia) 及其分公司聯合生物製藥 (United BioPharma, UBP)。自1985年12月創立集團以來,王博士便任UBI之首席科學長,自1998年起擔任UBI之董事長暨首席執行長。

王博士已發表 120 餘篇經同行評審的科學論文,其中一篇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的期刊以王博士之發明 UB-421 單株抗體為主題,由於 UB-421 源於具與 HIV 競爭性結合抑制特性和相關功能特徵的 CD4 靶向抗體,該文主要闡述其作為愛滋病單一療法,可阻斷人類 CD4-T 細胞之 HIV 病毒結合位點,並在中斷治療之 HIV 感染者的分析中維持16週以上的病毒抑制效果。且因 CD4 為免疫系統內的重要分子,故此一發現開啟了數項首次人體臨床的重要應用。迄今為止,王博士擁有約100餘項創新性科學專利。她曾受邀在免疫學、疫苗研究、免疫治療和傳染病等領域進行過多次國際主題演講,也曾擔任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資助和管理的生物防禦和過敏和免疫生物學研究計畫 (BioDefense and Allergy and Immunobiology programs) 的科學審查委員。

王博士身為全球知名的華人女科學家與發明家,不僅是免疫學界之權威,更榮獲數項大獎肯定。

2007 年,紐約知識產權法協會 (New Yor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ssociation, NYIPLA) 頒贈美國年度發明人獎予王博士,表彰她在「UBITh多肽免疫原」領域的研究成果。紐約知識產權法協會年度發明人獎旨在表揚經由創新性才華為社會做出促進科學與實用藝術進步的貢獻的個人或團體,而王博士乃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亞洲女性。
2018 年,旨在促進多學科的腦和脊髓研究,並加速將尖端技術集成到神經科學領域的大腦結構分析基金會 (Brain Mapping Foundation) 頒予王博士技術先鋒獎,表彰她在神經退化性疾病領域中的研究成果與科學貢獻 — 開發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高精度endobody疫苗以及相關研究成果。
2020 年初,中國武漢因爆發 SARS-CoV-2 疫情而封城,王博士決心利用數十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針對病毒序列開發設計創新型抗體篩檢診斷及疫苗,引領 UBI 集團投身於COVID-19 這場全球性大災難的戰役中。首發產品 UBI SARS-CoV-2 ELISA抗體診斷試劑,已於 2021 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之 EUA 核可;另一個核心產品UB-612 廣譜新冠疫苗,具有高度安全性,可誘導廣泛且持久的B+T細胞免疫反應,有效對抗各種SARS-CoV-2之高關注變異株。

UB-612 廣譜新冠疫苗係 UBI/聯亞集團利用其獨有之專利平台技術,所研發之全球首創新冠病毒多重表位廣譜次單位疫苗 (Multitope Universal Protein/Peptide-based COVID-19 Subunit Vaccine)。其設計以 S1-RBD-sFc 融合蛋白作為主要抗原,加入獨創的 5 條抗原決定位胜肽,選自於新冠病毒之 M、S2 和 N 三蛋白的 Th/ CTL 保守胜肽序列區域,以 UB-612 作為新冠疫苗追加劑不僅可引發兼具廣譜性與持久性的 T 細胞免疫力,更可針對現今流行之 Omicron 變異株、乃至尚未出現之乙型冠狀病毒 (Sarbecovirus) 變異株,皆展現出極高防護力。此外,UB-612 之設計也可作為其他次單位疫苗平台之借鑑,以應用於解決其餘尚未被滿足醫療需求之傳染性疾病 (如:HIV、乙型肝炎等)。

教育背景
王博士出生於台灣台北,高中時期就讀於著名的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她因學習到James Watson解密的DNA雙股螺旋結構,成為開啟她一生追求生物醫學科學研究的主要動力之一。她於 1973 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專業後,成為以生物醫學著名的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接受攻讀博士班研究所的第一位亞裔女性,1979年獲得生物化學和免疫學雙專業博士學位。

科學啟蒙與學術經歷
王博士對科學的嚮往早在稚齡時期便已萌芽,1957年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以實驗「宇宙不守恆定律」揚名國際,當時她雖只是一個年僅五歲的女孩,就一心要以吳健雄博士為典範﹝王長怡博士的六姨媽和吳健雄、田蘊蘭(台大物理系創辦人戴運軌夫人)為中學同學﹞,並告訴母親,將來要成為一名科學家。臺北市女中(金華女中)畢業後,以全校名列前茅的成績進入著名的北一女中,此時的王博士已對生命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知個性不適合行醫,於是選定生命科學的基礎學科,以第一志願進入台大化學系。1973年得到台大化學系書卷獎畢業後,王博士為獲全額獎學金進入當時在生物醫學領域最著名的紐約洛克菲勒大學深造的首位亞洲女性,取得免疫學及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1985年創立美國聯合生物醫學集團之前,王長怡博士以破紀錄28歲之齡擔任紐約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擔任首席研究員,同時兼任由 Arthur J. 與Leslie Levine 基金所贊助成立之分子免疫學實驗室負責人,成為該中心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室主任,並於康乃爾大學醫學院史隆凱特琳部門(Sloan- Kettering Division)教授免疫學。

個性爽朗果斷的王博士曾表示,她的雙親王成聖教授伉儷是文化人,與吳健雄、袁家騮夫婦也是至交,王長怡到紐約留學後,常往聆教,親炙大師風範,自然心屬科學。而另一個導引她走入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因是她讀高中生物學時,DNA Double Helix 雙螺旋結構的解密與分子生物學的興起。而當年將DNA結構解密的諾貝爾獎得主華生博士(Dr. James D. Watson),後來在美國紐約長島冷泉港分子生物研究所擔任主持人。華生博士曾在她的UBI董事會中擔任董事一職長達七年之久,目前也是UBI集團聯腦科學公司(United Neuroscience, UNS)的科學顧問,這也是她人生際遇的另一巧合。
免疫學家生涯與生醫領域創業家歷程

1985年是王長怡博士生命中的重要里程碑。王長怡博士在美國自力創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United Biomedical Inc. UBI),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事業集團,1998年起擔任集團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總裁。天下雜誌曾寫道:「王博士創業初期,公司只有她和夫婿兩人。短短二十年,王長怡博士從一個小公司的創辦人,成為對生技製藥界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且以一介女性,成為生物醫學領域具影響力的發明者,實在令人敬佩。」

王博士向來是「免疫,是醫學的秘密武器」觀念之倡導者與先鋒落實者,她將合成化學及免疫學二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結合來開創系列的重要免疫生物醫療產品。她在免疫學上首項研發即為應用合成胜肽技術:利用高度優化之合成病毒胜肽抗原作為篩選血液中病毒抗體的血液檢測試劑,第一項成功開發的產品便是 HIV-1 與 HIV-2 之血液診斷試劑,並分別於 1989 年及 1996 年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的核准,該病毒診斷試劑而後亦受世界衛生組織 (WHO) 推薦全球使用。王博士在此領域之其他貢獻更包括利用合成胜肽抗原開發HTLV I/II 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 相應之血液診斷試劑,其中,HCV 診斷試劑通過歐盟 CE 之認證。自1991年起透過 Organon Teknika / Biomerieux 公司銷售於全球市場;此外,王博士也開發 SARS 冠狀病毒血液診斷試劑及可針對自然感染與接種疫苗之動物作有效區分的口蹄疫病毒血液診斷試劑。

James D. Watson 博士乃為諾貝爾獎得主,同時也是 DNA 雙股螺旋結構的共同發現者。自 1992 年以來,她一直受諾貝爾獎得主以及1992至1999年期間擔任UBI董事、及現任聯腦科學(United Neuroscience)公司的James D. Watson博士的支持與肯定,採用設計型合成肽(designer synthetic peptide)獨家平臺技術,進行了多項深具挑戰性的疫苗和免疫治療藥品研究計畫。2005年及2009年,UBI的愛滋病治療性疫苗研究計畫獲得美國國家衛生院近一千七百萬美元的重大獎助及『比爾蓋茲基金會』Grand Challenges Exploration 的研究獎助。

應台灣經濟部和國家發展基金的力邀,王博士代表美國UBI與台灣政府協力,於1998年回台成立聯亞生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亞生技),作為與台灣政府共同發展臺灣生技產業的合資企業。因將台灣生技產業之發展視為使命,王博士的首要任務是將聯亞生技定位並打造成為蛋白質和單株抗體藥物開發領域的卓越中心。鑒於這個使命,她組建並領導一支由科學家和產業專家組成的堅實團隊,以確保整合型平臺技術和系列具高影響力蛋白質/單株抗體藥物產品線的完整建立,並將單株抗體 B4 作為試金石,完善抗體產品由 DNA 至 BLA 送件的開發能力。

其餘緊鑼密鼓研發中的抗體藥物及長效型蛋白藥物,則交付其衍生公司聯合生物製藥 (United Biopharma, UBP) 之產品線接手開發,並由王博士所召集、領導之科學家與專業學者的團隊,負責確保技術平台之建立與產品線之研發。
抗愛滋病單株抗體UB-421乃此系列抗體藥物產品線的主力核心產品,亦是王博士潛心多年研發的心血結晶,已具備多篇系列論文與多項專利 (含已核准及待批准) 之發表與保護。UB-421目前正進行作為愛滋病標準療法 HAART (又稱雞尾酒療法) 替代性療法的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也同時進行包括功能性治癒的其他醫療應用研究。此外亦有多項單株抗體藥物與蛋白質藥物產品線分處於臨床前與臨床階段之開發。為了有效將產品線進行商業化,聯亞生技進一步將其不同屬性的事業體進行分割,成立聯合生物製藥公司 (United BioPharma, UBP) 與聯亞藥業公司 (UBI Pharma, UBIP),利用各自專屬資源進行單株抗體藥物產品線與長效型蛋白質藥物產品線的開發,並分別在台灣新竹與中國揚州建立先進前沿的蛋白質/單株抗體藥物生產設施,為創新蛋白質藥物產品線的全球商業化做好萬全準備。

歷年來聯亞生技、聯生藥、聯亞藥和聯腦科學公司多次榮獲國內包括經濟部、衛福部、生策會及國際相關單位頒發的”產業科技發展奨”、”創新奨”、”技術先鋒獎”、“傑出成就獎”等各項殊榮。王博士表示,台灣人民具有高度的創業精神,加上政府的鼓勵政策,使得在台灣從事以知識經濟為主的事業,成本效益很高。台灣雖地小但是卻具有迅速取得全球一手商業資訊、研發人才豐沛以及成本效益高等優勢,尤其適合作為國際企業進入大陸等其他市場的「練兵場」。

雖為企業家,王博士對於研發可以解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方案始終熱切積極。2002年中國 廣東首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由於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情對國內經濟活動、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威脅,王博士即刻帶領研發團隊,透過多年來研發的合成勝肽技術平臺,於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以合成勝肽(peptide)完成SARS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苗設計。此技術乃透過SARS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疫苗來誘發特定細胞免疫力及中和性抗體,預防SARS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感染。王博士及其團隊此舉也為台灣社會注入一股安心的力量。此外,她所帶領的UBI 研發團隊於短期內成功開發之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抗體檢測試劑,於2004年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選為血液測試劑開發的主要產品。

挑戰Chiron公司過度伸張的HCV抗原表位專利權項及其全球HCV專利
王博士以合成胜肽抗原表位(epitope)技術所發明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液診斷試劑,於美國取得該領域之首項專利,隨後亦授權予羅氏醫療診斷設備公司 (Roche Diagnostics),並與國際大廠 Organon Teknika/Biomerieux 合作分銷。 UBI 憑藉該 HCV 血液診斷試劑於 1990 年代初期在歐洲市場取得銷售成功佳績。然而,由於 Chiron 公司之 HCV 抗原表位專利保護範圍過於廣泛並缺乏足夠科學實驗證據支持此類權項,因此 UBI 與其之間不可避免產生的相關專利訴訟,王博士也義不容辭代表 UBI 公司、決心捍衛權利,參與就Chiron公司HCV專利權項的多年專利訴訟。在多年的專利訴訟中,六名諾貝爾獎得主受邀擔任英國法院專家證人及法官顧問,針對 Chiron 所提出過於伸張的 HCV 表位/胜肽專利範圍之有效性提出質疑與實質性論證,王博士更秉持實事求是的精神,提出詳細技術論證以挑戰其專利有效性。

在 2000 年,歐洲專利局的技術委員會宣布所有過度伸張的 HCV 抗原表位專利權項主張無效。與此同時,英國專利法第 44 條也在專利律師和法官在內的專家團建議下被廢止。這項專利訴訟結果已成為重要歷史案例並向大眾證明:「即使已獲核准之專利,倘若被舉證缺乏足以支持專利權項之實驗數據,過於伸張的專利權項仍可能被宣判為無效」此一專利訴訟的結果,更捍衛了科學資訊 (如:RNA 與 DNA 序列) 可自由使用於科學研究與醫藥發明的公共性,這些公共科學資訊不應被某些團體或企業以過度伸張的專利權項壟斷,侵害公眾利益。
畢生的獨創性研究:創新高精度設計型胜肽疫苗和新型生物製劑
過去25年來,王博士一直致力於研究、設計、與開發新型生物製劑,包括用於治療和預防慢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的創新免疫療法與疫苗,以及用於監測治療和控制情況或輔助診斷試劑。王博士所發明以胜肽為基礎的生物製劑將免疫系統導向特定的功能標靶位點,並在許多治療領域具有巨大的醫療潛力。
在王博士的領導之下,系統性地建立了創新高精準胜肽免疫原設計技術平台「UBITh」,致力於開發創新合成胜肽疫苗與免疫治療製劑。應用此平台技術所成功開發的產品包括:針對具有位點特異性的類澱粉蛋白 (amyloid-β) 與 Tau 蛋白之阿茲海默症疫苗、針對具有位點特異性的 α-synuclein 蛋白之帕金森氏症疫苗、針對 IgE 之多種過敏性疾病治療疫苗等。除開上述,亦包含應用於多種動物保健疫苗,如:可去除公豬異味之公豬免疫去勢疫苗 (LHRH 疫苗)、針對豬圓環病毒 (circovirus) 之豬環狀病毒疫苗、預防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之疫苗、以及預防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豬隻口蹄疫疫苗。UBITh 設計型疫苗技術的效果已由自2007年起即在全球最大的豬隻市場中國大陸銷售超過 40億劑的豬口蹄合成肽疫疫苗的佳績獲得充分驗證。上述產品的開發經驗也成為 UBI商業化的堅實基石,也憑藉著這些高精準設計型胜肽疫苗,成功作為免疫療法應用於臨床疾病治療中。

首位獲頒紐約智慧財產權法律協會獎項之亞裔女性
紐約知識財產權法律協會 (New Yor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ssociation, NYIPLA) 之年度發明人獎,旨在表彰運用創新才能、促進「科學與實用藝術的進步」,為社會做出有利貢獻之個人或團體。王長怡博士憑藉其多年心血結晶「UBITh®功能性胜肽抗原學」獲頒「2007年度發明人獎」,其對於合成胜肽在免疫療法、疫苗設計、臨床診斷上的應用及貢獻,使她成為首為榮獲該獎項之亞裔女性。 

榮獲大腦結構分析基金會之 2018 年技術先鋒獎
大腦結構分析基金會 (Brain Mapping Foundation, BMF) 成立宗旨為促進多學科的大腦與脊隨之研究,並加速神經科學領域融合尖端技術之進程。王博士憑藉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高精準 endobody 疫苗及其相關研究,於 2018 年獲頒該基金會之「技術先鋒獎」,以表彰她對於神經退化性疾病領域之研究成果與科學貢獻。
UB-612 -廣譜新冠疫苗:王長怡博士領銜,聯亞生技研發,台灣政府扶持
2020 年初,中國武漢因爆發 SARS-CoV-2 疫情而封城,王博士決心利用數十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針對病毒序列設計開發創新型抗體篩檢診斷及疫苗,引領 UBI 集團投身於 COVID-19 這場全球性大災難的戰役中。她與位在全球各處的團隊夙夜匪懈的齊心協力之下,在一年內總共撰寫 8 項專利申請 (首項申請於 2020年2月19日提交)、8 篇發表於臨床前和臨床期刊之科學/醫學原稿、以及超過 10,000 頁精心統整的相關文件 (包含 CMC 文件與用於監管備案的臨床實驗數據)。自 2020年至 2022年,王博士除將心血結晶彙整成文字描述,其研發成果更是豐碩可見:首項抗疫利器即為可用於抗體篩檢之 UBI SARS-CoV-2 ELISA 診斷試劑,並於 2020年3月17日及 2021年1月15日分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的預EUA與正式 EUA 核可;另一項核心研發則為高精準設計型 UB-612 廣譜新冠疫苗,乃全球首創之 SARS-CoV-2 多重表位次單位疫苗,不僅具有高度安全性,更可誘導廣泛且持久的 B+T 細胞免疫反應,有效對抗各種 SARS-CoV-2 之高關注變異株。

對全人類抗新冠肺炎多種高關注變異株的重要貢獻:多重表位新冠廣譜疫苗
鑑於自 2021年11月至2022年,目前市面採用的疫苗設計僅針對 SARS-CoV-2 棘突蛋白 (Spike protein, S),缺乏外套膜蛋白 (Envelope protein, E)、膜蛋白 (Membrane protein, M)、核衣殼蛋白 (Nucleocapsid protein, N)等非棘突結構蛋白作為全面性的設計考量,因此無法有效誘導體內有力的免疫反應,包含:干擾素反應、T 細胞免疫記憶。故面對病毒的持續突變,甚至因突變位點發生於S、E、M、N等蛋白區域中,目前獲得施打授權的疫苗皆無法輕易辨識變異病毒株、更遑論進一步提供良好的防護力。
UB-612 疫苗係 UBI/聯亞集團利用其獨有之專利平台技術,所研發之全球首創新冠病毒多重表位廣譜次單位疫苗 (Multitope Universal Protein/Peptide-based COVID-19 Subunit Vaccine)。其設計以 S1-RBD-sFc 融合蛋白作為主要抗原,加入獨創的 5 條抗原決定位胜肽,選自於新冠病毒之 M、S2 和 N 三蛋白的 Th/ CTL 保守胜肽序列區域,以 UB-612 作為新冠疫苗追加劑不僅可引發兼具廣譜性與持久性的 T 細胞免疫力,更可針對現今流行之 Omicron 變異株、乃至尚未出現之乙型冠狀病毒 (Sarbecovirus) 變異株,盡展現出極高防護力。此外,UB-612 之設計也可作為其他次單位疫苗平台之借鑑,以應用於解決其餘尚未被滿足醫療需求之傳染性疾病 (如:HIV、乙型肝炎等)。

家庭
王長怡博士積極投身於生物醫學應用領域的研發與事業拓展,常年因公頻繁往返於臺美兩地之間。王博士的夫婿胡毅安先生 (Nean Hu) 致力於 UBI 中國上海子公司之運營,二人之獨生女兒胡世一女士 (Mei Mei Hu) 則身任 Vaxxinity (VAXX) 的 CEO 一職。王博士於美國立業過程中認識了夫婿胡毅安先生。胡毅安先生雖學物理卻是一位元才華洋溢的文化人,其溫文儒雅的君子風度讓許多第一次見到他的人都打從心裡欣賞他的智慧與談吐。而王博士與胡先生的獨生女兒胡世一小姐,更是承接父母的惇惇教誨,於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博士的榮譽。曾在全球知名的麥肯錫顧問公司受過商業管理的洗禮。現在與其具財經專長的夫婿 Louis G. Reese IV 共同協助UBI集團及聯腦科學公司的事業發展。

成長背景
王博士雙親王成聖教授伉儷皆為知名文化人。王成聖教授於民國56年, 3月創辦中外雜誌並曾任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歷經四十年對中國近代史人物傳記的文史記載,極具權威,終其一生對台灣文化事業有崇高貢獻。而父母親對文化事業的理念也造就了王博士在人文方面的素養及對於科學的堅持。王博士於2005年遠見雜誌專訪時曾分享自己的人生觀,她說道:「人就是要做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事」。因著這樣的堅持,王博士帶領團隊長期以實際行動及成果實踐她的價值觀。

雙親啟蒙與追思
王長怡博士曾親自撰文追念父母親。她在念父文中寫道:「父親愛書。父親一生熱愛知識的情操對我們子女的發展也有相當的影響。父親對我自小就勉以大志。他常對我說:『長怡我從來沒把妳當女兒看。我一共有四個兒子』。我結婚後,他很高興在外子胡毅安面前說現在我有了五個兒子。」「父親在台數十年,全心致力文教事業,希望以一介書生的棉薄之力,對社會做直接的貢獻,並以『教學相長,以文會友』為所有心思的寄託。我猶記得父親創辦中外雜誌時的苦心及理想。中外創刊詞中的每字、每句都是父親心願的表徵。」「知子莫若父,父親知道我們在求學創業的過程要不斷克服許多的困難,所以他永遠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不成為我們的負擔。雖然我們姊弟都潛心理工科技的研究,但父親一直相當關切我們『人文素養』的培養,以做為一個健全的科技人。當我們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時,父親即不斷鼓勵我們回台灣以實際所學貢獻國家。」「父親喜歡寫詩。他喜歡將他對人事物觀察後的豐富思想濃縮成幾字幾句表達出來。父親在看過我在美國的生活及事業狀況後,親手書寫十二句四十八個字的勉語,要我不斷咀嚼它們的真意,以做為研發、治理、待人、處事的準則。這些勉語是『互敬、互愛、互諒、互助、一笑一少、一怒一老、知足常樂、能忍自安、謙抑應世、寬恕待人、忍耐自制、協和容眾、擇善固執、研究發展』。在創業過程中,我一直有崇高的願景,但父親永遠不忘記在我的耳邊說『做事要一步一腳印』。」

古有云:「母子連心」,王長怡博士在念母文中更是真情流露,一字一淚,她寫道:「母親祖籍江蘇漣水。生於民國13年(一九二四)。外祖父母作育子女十一人,母親排行第十。母親在富裕大家庭成長的所見所聞,以及正直不阿的個性,培養了她特殊的高貴氣質。母親在唸完師範學校後到揚州教書。她年紀雖輕,卻被分配到教育『社會青年』的崗位,母親敬業容眾並有創意的個性,在這一段教書生涯中展現了出來。」 「母親大家閨秀的風範,寬忍為和化解紛爭的個性,協助父親成就一個有生氣的家庭,作育了四個子女。母親對我們的教育極其用心。她自小灌輸我們誠信的重要,凡事以『榮譽』制度為管理原則。原則設定,照章行事,我們紛爭的時候不多。母親又是我們的啟蒙老師。舉凡教方塊字、勞作剪貼、針織設計,以及培養我們對音樂及藝術的欣賞,鋼琴及書法的練習等,都有母親心血的灌注。」

「母親重視經濟原則,凡事注重效率,是一個天生的『計劃管理人』。母親在處理公務教育子女外,鍛鍊出勤儉治家的十八般武藝,並協助父親創辦中外雜誌,身兼數職任勞任怨卻能完善兼顧。」「母親在替父親順利辦完告別式後,因 免疫力減弱而感染肺炎,在12月1日蒙主寵召。她和父親離世的日子隔不到六十六天。他們一生相伴,互相扶持,互敬互愛,留給我們許多好的榜樣與回憶。我們有緣在一起生活時,這個家充滿了愛與衝勁。我每閉目靜思父親曾有感的對我說『長怡,你應體認到在年過半百仍有慈母健在彼此噓寒問暖的福氣』的話語時,便不自覺淚水奪框。」如此至情至性的文字,使我們看到這位科學家的內心深處,仍是傳統的孝思與美德。